团北村祠堂前,一条由数十条板凳衔接而成的“陈蔡灯”蓄势待发。人民网记者 毛思远摄
正月十一,夜幕降临。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万埠镇团北村,一场独具匠心的“陈蔡灯”扮演正在炽热演出。
安居乐业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……跟着呼吁声响起,团北村祠堂前,一条由数十条板凳衔接而成的“陈蔡灯”正跟着鼓点摇动起来。锣鼓声、唢呐声、爆竹声,与摩肩接踵的欢笑声交错在一起,响彻夜空。
“‘陈蔡灯’于明代景泰年间始创,距今已有近600年前史。” 胡勇金是村里舞灯的“老把式”,他和记者说,“陈蔡灯”与板凳龙类似,也由“龙头”“龙身”“龙尾”组成,乡民们用木棍将板凳衔接起来,再配上彩灯和装修,一条绘声绘色的“长灯”就诞生了。
依照风俗,“陈蔡灯”扮演一共有四条龙灯,“龙头”由团北村的后岸、义庄、新基等自然村各户轮番担任,各家各户还会自发出资购置一条板灯。正月十一晚上六点,乡民们端着各自家的板灯,跟着“龙头”,排生长灯,走家串户,贺岁纳福。
在舞灯的部队中,一位举着“龙头”的“90后”分外有目共睹。他叫胡涛,是从重庆回乡新年的团北村青年。本年,他自动接过父辈的“衣钵”,成为“陈蔡灯”扮演的暂时参加者。
“小时候看老一辈们舞灯,觉得特别热烈,现在轮到自己参加,才真实感受到这份职责和含义。”才走了几里路,胡涛已是满头大汗。对他而言,这不只是一次扮演,更是一次与家园、与父辈的情感衔接。
“每年新年的扮演,也成了咱们这些在外地作业的朋友回乡聚会的重要方法。”一旁舞灯的小伙子搭腔道。
近年来,渐渐的变多的年轻人开端重视并参加到“陈蔡灯”扮演中。他们不只学习舞灯技巧,还经过社会化媒体记载和传达,让这一传统风俗活动勃发出新的活力。
跟着节奏的改变,如“长龙”一般的“陈蔡灯”在乡民的摇动下,上下崎岖,精彩的扮演引得围观大众纷繁举起手机摄影录像,记载下这精彩的瞬间。
“太震慑了!没想到村里还有这么精彩的风俗扮演。” 特地从南昌市赶来看扮演的王女士激动地说,要把拍下的视频共享给朋友们,让更多人了解安义的传统文明。
现在,“陈蔡灯”不只是团北村的文明符号,也为当地村庄复兴注入了新动能。跟着这一传统风俗活动的知名度不断的进步,渐渐的变多的游客慕名而来。
每一盏灯都凝聚着乡民的热心,寄托着他们对新年的期盼。人民网记者 毛思远摄
夜色渐深,但乡民们舞灯的热心一点点未减。 锣鼓声中,一条条“长灯”在夜色下络绎,把新年的“福运”带到千家万户。
灯光映照下,团北村的未来正如这摇动的“陈蔡灯”一般,熠熠生辉,充满希望。